
罹患咽喉癌民众,往往为让治疗完全,会将喉头整个切除,不少民众因此担心影响说话功能,造成心灵上自卑,不敢面对群众。日本团体「悠声会」长期协助喉癌病友术后支持,也透过台湾语言治疗师协助下,至医疗技术纯熟的台湾林口长庚耳鼻喉部,进行交流参访。
积极协助全喉切除术后失声患者,提供全面性支持的日本NPO组织「悠声会」,今日至林口长庚耳鼻喉部参访。
自2008年成立的日本「悠声会」非营利组织,主要由咽喉癌、喉癌病友组成,今年迈入10周年,会员共有260人,悠声会关西支部支部长伊藤文博表示,在日本积极协助全喉切除术后失声患者,提供全面性支持,包含向政府申请相关福利及规划并有社交活动。
来自日本的喉癌病友组织「悠声会」,今日前往林口长庚耳鼻喉部参访,副部长方端仁(右)也亲自出席交流。

伊藤文博指出,过去听闻台湾长庚医院对于咽喉治疗技术精湛,且搭配术后语言训练、病友服务,协助病友及早重返社会,和悠声会致力方向不谋而合,因此希望能有机会来台参访。正好再一次的座谈会中,认识到台湾语言治疗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苏心怡,协助牵线下促成参访活动。
林口长庚医院副院长赖旗俊表示,罹患喉癌、下咽癌病患,有部分会全喉切除,后续会影响说话、进食,甚至不愿面对人群,因此更需要有成功经验的病友志工,陪伴和协助病人。
耳鼻喉部部长李达人说,长庚除提供非常好的治疗,也招募无喉病友志工,每周安排服务时段,提供正在治疗中病患心理关怀与支持、分享生活经验,并教导病患使用助声器发声、重现说话能力。
耳鼻喉部副部长方端仁表示,弱势早期发现的可以做放化疗,包括使用内视镜手术,以雷射或机器手臂做部分切除,若规模较大、恐侵犯到呼吸道以及吞咽到的肿瘤,就必须做全部的咽喉切除,术后也会由整形外科医师,陪同病人协助重建声门。

68岁癌友杜荣寿过去20多年来习惯喝酒、抽烟,去年发现罹患咽喉癌,进行全喉切除手术,如今术后恢复状况良好,饮食、说话功能也恢复正常。
多年来长庚致力协助喉癌治疗,协助病人术后透过各类辅具,恢复话语功能,包括气动讲话器、电动讲话器、气管食道瓣发声法以及食道语发声法,平均每年服务约120人,多样化复健方法,也成功让病友重返社会。

67岁的癌友刘守堂(右),运用发声器说话和人互动,乐观的他也主动担任长庚医院志工。
来自日本的诊所医师宫本达也(Tatsuya Miyamoto),本身也是咽喉癌患者,参访长庚听取简报和介绍,以及看见台湾病人医治后恢复口语能力,说话相当自在,对于台湾的医疗技术十分肯定,也为病人的术后结果感到十分感动。
罹患咽喉癌民众,往往为让治疗完全,会将喉头整个切除,林口长庚除协助癌友手术医治,术后也协助提供各类发声器,让病人恢复说话功能。

图文/台湾长庚医院
成都瑞庚医疗科技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