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杨先生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支柱,5年前因末期肾病,开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虽然杨先生从事服务业,工作时间较有弹性,仍常为了透析与工作时间冲突感到困扰。当杨先生由透析中心得知末期肾病可以接受肾脏移植后,立即到台湾长庚医院登记,希望接受大爱捐赠的肾脏移植手术;但是等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仍未等到配对适合的肾脏,无法接受肾脏移植。杨先生的情形,杨爸爸看在眼里,只能感到爱莫能助。一日杨爸爸陪杨先生至医院时,得知有肾友接受了家属捐赠的肾脏,完成了肾脏移植,立即表示也想捐赠一颗肾脏给儿子。两位于门诊接受一系列的检查评估,终于在半年后通过审核并顺利完成亲属捐赠肾脏移植手术。杨爸爸于手术后5天出院,杨先生也在肾脏移植后2星期顺利出院。3年多以来,杨先生每月定期回门诊追踪一次,每天按时服药;而杨爸爸也由初期的3个月追踪一次,到目前半年一次门诊。

杨先生等候不到大爱肾脏的经历,也是其他病友常面临的状况。依据财团法人器官捐赠移植登录中心的统计,全台湾目前约有7,800多位末期肾病患者登记等候大爱捐赠的肾脏,而去年( 2018年)整年全台湾仅181例的患者接受大爱捐赠肾脏移植手术;若依此推算,7,800多位末期肾病患者全部完成肾脏移植,需40多年的时间。故等候大爱捐赠的肾脏多年,甚至超过10年以上,仍未等到合适的肾脏是常见的情形。因此另一可考虑的方式便是亲属捐赠肾脏移植。
依作者个人的经验及作法,当捐肾者及末期肾病患者于门诊表示有进行亲属捐赠肾脏移植的意愿时,首先须先确认是否符合台湾的法律规定:捐肾者须年满20岁以上、自愿捐赠肾脏、为末期肾病患者5亲等以内之血亲或配偶。接着会安排移植协调师的访谈及卫教,让捐肾者及末期肾病患者能了解肾脏移植及术后长期照护的情形。以及初步的检查,评估双方的健康状况,确认捐肾者是否适合进行一侧肾脏的捐赠摘取手术,末期肾病患者是否适合进行肾脏移植手术。其中很重要的两个项目便是感染与恶性肿瘤。因肾脏移植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而免疫抑制剂会增加感染与恶性肿瘤的严重度,因此未治愈的感染及未完全切除或治愈的恶性肿瘤皆属于肾脏移植的禁忌症。一般来说,低复发机率的恶性肿瘤经完全切除或治愈,追踪2年以上未曾复发,或高复发机率的恶性肿瘤,经追踪5年以上未曾复发,才可进行肾脏移植手术。下一步便是免疫方面的评估,包括双方的血型是否兼容,HLA组织型态的符合程度,T及B淋巴球交叉试验检测双方是否会发生排斥反应。之后再安排精神科门诊评估精神、心理状况,社服人员访谈评估家庭及社会支持状况。后须经医院的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才可进行亲属捐赠的肾脏摘取及移植手术。
目前亲属捐赠肾脏摘取手术,皆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手术后约5日出院;而肾脏移植手术,约2星期后出院。除肾脏移植患者需长期门诊及药物治疗外,捐肾者在肾脏捐赠后也建议定期追踪,以确保健康状况维持良好。
来源:台湾长庚医院
成都瑞庚医疗科技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