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狂犬病、伊波拉、SARS 到现今的新冠病毒,这些耳熟能详的疾病都有个共同点,可以感染动物也可以传染人类,「人畜共通传染疾病」不再是少见个案,甚至让防治、控制都变得更加困难。专家们坦言,近年来 70% 新兴传染疾病都是「人畜共通」,也是未来防治上一大重点。

防堵下个疫情前!需更重视「防卫一体」:人类、动物、生态环境缺一不可
「防疫的概念应趋向「防卫一体」(one health),人类、动物、生态环境三者缺一不可。」疾管署副署长庄人祥娓娓道来,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助燃下也让这样的防治概念更加被重视! 其实台湾每年大量鸡只遭扑杀的新闻,目的就为了防止禽流感不要传染到人,不让疫情在人类间传开。庄人祥说:「2013 年 H7N9 传到台湾来,我们就组成指挥中心,当时重大的政策决定就是传统市场不杀禽类改为电宰,断绝传播途径。」
扑杀鸡只、扑杀牛只这样新闻屡见不鲜,像是 2007 年时荷兰爆发 Q 热疫情,Q 热是贝氏考克斯菌所引起的人畜共通传染病,造成三千多人感染甚至死亡,政府紧急扑杀数上万只山羊,制止疫情恶化。
庄人祥指出关键:「很近几年大概 70% 的新疾病都是人畜共通传染病,未来不只是疾管署对于传染疾病要负起责任,事实上农委会也得和我们保持合作。」因为当年荷兰 Q 热疫情时,疾病管制官员抱怨,兽医界在动物开始爆发传染病的第一时间,就应该通知公共卫生部门。

自然界的无声的力量!过度开发酿更多新兴疾病
只是动物的疾病怎么会与人类越来越频繁,多数均把问题指向人类过度开发。中研院生医所研究员胡哲铭表示:「对自然界的破坏,我相信绝对都有造成新兴传染疾病的问题。」 陪伴台湾打过多场疫战的张上淳也持想同看法,他指出:「基本上,过去几个新兴传染疾病,像艾滋病病毒推测是从非洲猿猴传染到人,伊波拉病毒也是从动物传染到人,但这些都是原始森林动物身上存在的病毒。」
病毒可能对动物本身没有很大的伤害,其实人类不去接触就不会有影响,「正因为开发、破坏了大自然的环境,让人有机会跟森林里面微生物、病毒有接触,才会发生感染,加上又会人传人,才会发生新兴传染疾病的问题。」张上淳这样解释。
近年来大自然各种气候异常也反应此问题,更有人推论瘟疫也是一种自然界的反扑。张上淳说:「多数专家学者都认为,如果不去做这些开发,不需这些接触,我们就不会有这些传染疾病。」

想要做好公卫!人类健康、动物健康都需要照顾
负责传染疾病防疫第一线的疾管署,庄人祥就说:「这些人畜共通的疾病有些跟自然界相关,也有些是无关的,可能跟环境变迁有关,也些可能是生活环境有关,在不同的国家被感染的族群可能会不相同。」
但不可否认的是国际上越来越多研究,认为真的要把公卫做好,就是要真的把动物跟人畜的健康都要照顾到,更重要的事也要监测国际上已经发生的「人畜共通传染病」。
庄人祥举例说到,有些新兴疾病是发生在其他国家,像是伊波拉目前只发生在非洲,从动物再传染给人,不过当地动物习性问题,疫情确实也很难传到台湾。但动物不过来,人却有可能会过来,患者感染后坐了飞机该怎么办,因此我们对于该疾病要如何诊断、防治,也是非常重要必须要知道。
因此,疾管署常监测其他有发生人畜共通传染病的国家,疫情有没有可能传到台湾来。像是今年四月时,疾管署才新增「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SFTS)是第 4 类法定传染病,这疾病先前只在中国大陆、日本、韩国发生,但讯息公布不久,就发现该病毒已经出现在台湾的牛丶羊身上出现。

世界卫生组织:「防卫一体」需靠多单位共同的努力
以前我们总把动物疾病、人类疾病分开,且切割得很分明,但庄人祥强调:「One health 的概念就是要把动物跟人合在一起来看,这个方式是未来任何政府都应该做这方面的规划。」
世界卫生组织也特别重视此议题,他点出「防卫一体」单靠一个部门的努力,且是无法预防。举例像是狂犬病,在一开始就该给狗狗接种疫苗,才能有效地预防人类被感染。世卫强调说:「如果想要有效地遏止这种微生物,就需要在人与动物之间采取协调一致的方法。」
而这样的概念也是全球的趋势,美国疾管署为推动防卫一体,与多个动物和环境卫生单位,成为合作伙伴,也与国际组织紧密合作,需要公卫、动物、植物和环境等不同领域的专家们携手,迎战下一个可能再出现的人畜共通疾病。
因为一场疫情,告诉我们未来疾病走向不再一样,也改变了多数人对疾病防治的观念,「善待动物与环境」,我想也是这场瘟疫教会人们很重要的一件事。
来源:网络、侵删